谷歌取消了OKR吗

前些日,某科技媒体发文称,谷歌这个OKR率先使用者,取消了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替代以一套新的系统:Googler Reviews and Development(GRAD)。

这个信息引发了圈内的广泛传播。

客观事实是:

谷歌没有取消OKR。

但它对考核体系做了调整,也就是GRAD出炉。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OKR其实不是员工考核体系。

OKR是用来做目标管理的,和员工考核体系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不能画等号。

简单来说,OKR的重心在于“事”:目标。

GRAD才是重心于“人”:你这个员工怎么样。

当然,你这个员工怎么样和目标完成得怎么样,肯定是有关联的。总体来说,员工怎么样的考核体系比目标怎么样的管理体系,要来得大。但后者在前者中的权重当然不低。

所以,不用太奇怪,太多企业把OKR在当考核体系用。

所以,不用太奇怪,OKR被视为内卷神器。毕竟,卷,还是人卷,不是事在那里卷。

所以,不用太奇怪,听说谷歌这样的OKR第一使用者都不搞OKR了,不传播这样的信息——才怪。

但我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讨论到底啥是OKR,到底目标于人与目标于事有些差别,到底该如何应用OKR。

上述两段只是背景铺垫。

我只想讨论一点:为什么大家要传播这样的。。。谣言。

在下方这个视频中,我和学生讨论了谣言的相关话题,有兴趣可以看看。我主要围绕在两点上:普通人看如何看待谣言,以及,如何在流言漫天的UGC时代去更好地获取信息——请注意,我对谣言和流言是有区分的,证伪了叫谣言,未经证实/证伪叫流言。

谷歌取消OKR,的确不实。

但期待谷歌取消OKR这种情绪或期待,是真实的。连谷歌都不搞了,国内这些效仿者再搞就缺乏所谓legitimacy了嘛。

“天下苦OKR久矣”,完全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就在于OKR被用歪了。谷歌没用歪,当然就不用取消。

故而,我们应该看到,取消OKR这一不实信息的传播背后的真实性。

不少人对人们传播谣言或者流言,总是特别武断地给出两个看法:

1、晒智商了啊,智商测试器啊
2、不信谣不传谣(我越来越厌恶这句看上去正义感十足的话)

这两种看法,完全没有意识到,背后的真实存在的情绪。

套用沉默的螺旋所谓“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流言/谣言的传播(注意,不是内容本身,是内容传播),也是社会的皮肤。

某种意义上,谷歌OKR被取消这一文本的炮制者,应该视为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这个文本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意味着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或者并不是整个职场普遍关心的问题。

但正相反,这个信息被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说明相当多的人,都持有这个问题:当下职场的OKR是正确的吗?是合适的吗?是不是走到了不该走到的困境了?

而嘲笑这些传播的人,岂非就是另外一种“不解决问题,只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呢?

好好想想吧。

不要有智商上的优越感,从而视“天下苦不正确的OKR久矣”而无物。

这才是弱智。

—— 首发 扯氮集 ——

一个无能龙王的灭族

再品读一个西游记里龙王的故事: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

这个故事发生在祭赛国。

这则故事的起头,吴承恩用小说反朝廷的痕迹非常明显。

祭赛国在一众和尚嘴里,属于“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仅凭着金光寺里有宝,“万里有人曾见;昼喷彩气,四国无不同瞻。故此以为天府神京,四夷朝贡。”。

三年前失了宝,于是各方就不来朝贡了,国王觉得很没面子,本想兴兵讨伐,搞个外战。众臣都摆烂,大概觉得打仗辛苦,又或者觉得其实搞不赢,于是给了个台阶:是金光寺和尚们偷,拷问他们就行了。

为什么说吴承恩反朝廷呢,因为祭赛国拿人的部门,叫“锦衣卫”。

《西游记》在明代,的确是一部禁书。嘲讽明廷,不是这一处了。

话说这万圣龙王,有一次招待牛魔王,从牛魔王口中得知,唐僧一众四人西去路径上,会路过自己的地界。

老龙王就小心起来。派了两个小妖跑去打探风声。

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看上去是两个特别无能的小妖,“虽然是有足能行,大抵是变成的人像。”——但在西游记里,未能完全修成人像的妖怪,也有具有一定武力值的,比如七绝山稀柿衕的那条蛇怪,连话都不会说,孙悟空猪八戒联手,也和它斗了一夜直到东方发白。

这两怪本事到底如何还两说,但工作态度着实不行。龙王让他们来探听消息,结果唐僧师徒扫塔扫了十二层,居然完全没反应,被扫到第十三层的孙悟空活捉,整个捉拿过程其实很无厘头,因为基本没有什么反抗:

行者使个神通,丢了笤帚,掣出金箍棒,拦住塔门,喝道:“好怪物,偷塔上宝贝的原来是你。”两个怪物慌了,急起身,拿壶拿碗乱掼。被行者横铁棒拦住道:“我若打死你,没人供状。”只把棒逼将去。那怪贴在壁上,莫想挣扎得动。口里只叫:“饶命,饶命。不干我事,自有偷宝贝的在那里也。”

从两怪的出场就可以看到他们有多穷酸:

只见第十三层塔心里坐着两个妖精,面前放一盘下饭、一只碗、一把壶,在那里猜拳吃酒哩。

两人喝一喝酒,菜就一个,连碗都只有一只。对比一下万圣龙王动辄摆宴就知道,两个小怪肯定是有怨气的——皇帝还不差饿兵呐。

这两个侦察兵也没啥意志,手上基本不抵抗,嘴上也不抵抗,很快招供,把家底都供了出来:“招得一个驸马,唤做九头驸马,神通广大。”——这是万圣龙王家最能打的一个,而上次孙悟空跟踪牛魔王到过龙王府邸,当时席间并没有这位九头驸马。

万圣龙王所差非人,自家又如何呢?

一是胆小得很。

听到两个侦察兵回来报告,他是这样表现的:

那老龙听说是孙行者齐天大圣,諕得魂不附体,魄散九霄

二是不知轻重。

八戒在龙宫里一通乱捣,九头虫缓过劲来就去打八戒,老龙也带着部下帮衬。“八戒见事体不谐,虚幌一钯,撤身便走。” 这龙王倒好,居然帅众不知轻重地追了上去。让女婿、龙子、龙孙上不好吗?非要亲自追赶么?还领头?

三是本事不济。

很简单,亲自领头追赶的老龙王,被守在水面的悟空,

半踏云雾,掣铁棒,喝声:“休走!”只一下,把个老龙头打得稀烂。

你看连躲闪、抵挡都没有,就只一下了账——西游记里多处有八戒沙僧水下诱敌让水面悟空动手的案例,悟空这么一下就得手的,大妖怪仅此一回。

九头虫是西游记里很罕见。

它不知道是从哪开局的,最后也不知道终局在哪。西游记中诸多妖怪,结局要么被悟空弄死,要么被神仙救走。九头虫被二郎神的细犬伤了一个头,投北海去了——只晓得这么一个方向。

九头虫不是虫,因为古人的“虫”字和我们今人的“虫”字意思不一样。大概就是会动之物的意思。比如人类就算裸虫。九头虫应该是“鸟虫”,是一只有九头的大鸟。

九头虫本事怎么样呢?

先看武功,他和悟空能斗三十余合。然后猪八戒就又想捡便宜,加入战团,又战了五七合,就挡不住了。而我前文说到,七绝山那条还不会说话的蛇精,都和猴猪两兄弟斗了一夜。

再看宝贝,九头虫没宝贝。

九头虫最大的能耐就是有九只头,这使得他视野是很宽阔的,另外就是多了一个应叼尽叼的本事,把个八戒给叼走了。

悟空请了二郎神团队来帮忙,战场形势是这样的:

悟空与七兄弟一拥上前,枪刀乱扎,把个龙孙剁成几断肉饼——大部队其实在群殴龙孙。

二郎即取金弓,安上银弹,扯满弓,往上就打。——二郎神在打九头虫。

要咬二郎。半腰里才伸出一个头来,被那头细犬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细犬发动另一侧攻击。

所以,九头虫并不是群殴落败,他就是和二郎神交手,二郎神还没展开本事,宠物上去一口,老龙王以为自己有多牛逼的女婿,因为细犬太灵活来不及应叼尽叼,就败了。

万圣老龙王自己不行(一下了账),管理团队也不行(侦察兵摆烂),眼光更不行(九头虫也就那样),自己倒霉不算,还祸害了全家。

龙子被八戒夹脑连头一钯筑了九个窟窿,龙孙被群殴剁成肉饼,龙女又被悟空忽悠八戒着背一钯,剩下一个老婆,比死还惨:

取铁索一条,把龙婆琵琶骨穿了……把龙婆锁在塔心柱上……唤出本国土地、城隍与本寺伽蓝们,命三日送饮食一餐,与这龙婆度口;少有差讹,即行处斩。

想来他其实并未动要吃唐僧肉之意,与取经团队可谓井水不犯河水。要不是那个口气比本事大的女婿偷了宝贝,祭赛国国王丢了面子又怂包不敢外战转而对内迁怒金光寺和尚,何至于此?

—— 首发 扯氮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