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十年

2012年4月19日,朋友圈上线。

嗯,是的,朋友圈不是微信第一个版本就有的功能,是后加的。

朋友圈的知名度,可以用这个媒体用语看出来:某某某大佬的朋友圈是一个常见的媒体表述。

每日人物在朋友圈十年,也是我们的十年一文中写道,

十年过去,朋友圈早已超越了“社交”的定义,它变得像米饭、睡眠、空气一样自然,成为我们日常的一部分,许多人习惯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毕业、结婚、离职、成为父母的重要时刻。发布在朋友圈里的文字、相片、视频,就像人生橱窗,重新构筑了我们的十年。

让我们还是回到社交这个概念上。我一直认为,朋友圈属于最为洞悉人心/人性的产品,没有之一。从它的各项功能来看,微信团队对人心/人性的琢磨,已经到了极致的程度。

在虚拟世界里,它最大可能地还原了我们社交的种种——当然,也只是最大可能。做到完全,这就有点苛求了。

从一开始,朋友圈的评论,就被微信团队精心设计过:无连接的两位留言者的评论互相不可见。

这样的设计是石破天惊的,因为从来没有一款流行的社交产品如此设计过,无论是海外的facebook/twitter,还是国内的微博校内。甚至一直到今天,这种设计都是独一无二的。

欧文戈夫曼在他1956年出版的社会学名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就提到了一个概念:观众隔离。每个人在和他人互动的时候,总或多或少地,不愿意让某些他人看见或参与。这听上去有点不够光明磊落,但实情的确如此。

线下生活的隔离,是很容易甚至不经意就可以完成的。比如两个人正在交流,第三人到来,立刻停止刚刚的话题;叫上几个朋友出去吃饭,故意或者不故意地没叫另外一个人。

但在线上,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

打从BBS出现开始,留言/评论,他人均可见,就是一直以来的标配。没有一个产品经理会在这上头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事实上是,评论者的确有这样的担心:我这条评论被不相干的人看到怎么办?

可能会有人觉得,既然你的评论不想被不相干的人看到,那你就点对点私信楼主啊,开启一段人际交流即可。这样的想法当然也不算错,但恐怕还是混淆了朋友圈评论和小窗单聊之间的微妙差别。人心,就是这么微妙啊。

我一直不知道朋友圈评论这样设计的提出者是谁,我对ta破除数十年来的评论标配,深表佩服。

另外一个我想提及的小心思设计是“不再通知”这个功能(其实藏得挺深):


(这个界面是iOS的,安卓可能略有不同)

这个功能具体是啥时候推出的,我已记不起来。但我记得是朋友圈上线广告以后的事。

我们有时候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上司,甲方,或者就是朋友,ta发了一条一般情况下都应该祝贺的朋友圈,比如结婚了、生娃了之类。点个赞似乎是应该的,但也会有这样的顾虑:可能会有很多人点赞,那我岂非会被潮水一般涌来但又和我毫无关系的新消息通知烦死?

朋友圈这个“不再通知”功能大大降低了你点赞的负担: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点个赞报个到,然后轻松选择不再通知,这就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我之所以记得是朋友圈上线广告之后的事的原因在于,我一直怀疑微信的产品经理们想通过这个功能,来让你放心给广告点赞,有助于广告的cpa(按用户行为计费)收入。

朋友圈刚上线的时候,是可以一路看到朋友最早的一条朋友圈的。

大概这引起了一些麻烦。比如我曾经吐槽过张三,吐槽的时候还没加过张三。现在张三加了我好友,也许会带来一些尴尬。更麻烦的事是,如果我吐槽过某公司,现在要应聘该司呢?

后来朋友圈搞出了“仅**可见”。这个**最大时间周期是半年,最小是三天——当然,你依然可以选择全部都可见。

我记得刚推出的时候,还引来一些不满。

因为朋友圈还有个设计是:允许陌生人看十条——注意,是十条,不是十天。如果你朋友圈发的非常低频,十条朋友圈有可能覆盖半年以上的时间周期。

这就造成了一种很怪异的不对等。不是朋友倒可以看十条,是朋友,就三天?

但这种不满很快消散了去,很多用户纷纷启用了这个设置。

很多到什么程度呢?

我从微信极其权威的一个人士口中得知:三分之一的用户,进行了可见的设置。

可能你觉得三分之一而已,不算多嘛。

但同样要知道的事是,用户其实是很懒的,他们通常不会对一个产品进行个性化设置(哪怕你提供了个性化开关)。而三分之一这个比例,是微信诸项功能开关设置中,最高的数字。

所以,仅**可见,是一个很成功的设计。

第四节其实谈的是一个类似隐私保护的功能。过去我发的东西,可以给当时的朋友看到,但对后来新加的朋友,这就是我的隐私。

更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朋友圈,究竟是私域的,还是公域的?

从朋友圈不配备转发按钮来看,它的设计初衷,应该属于私域。也就是说,与理论上你的每条微博都可以被所有微博用户看见所不同的是,朋友圈默认是不应该被全体微信用户看见的。

这造成了早期对朋友圈属于私域信息的认知。

但后来事情的演变,慢慢突破了这样的认知。比如说企业高层或者公关在朋友圈就本企业的一些相关流言做回应,这通常会被视为一种公域信息,截屏后广为传播,很少见当事人跑出来说:hey,你怎么可以截屏我朋友圈?

在我印象中,知名企业的知名大佬,在朋友圈互怼,有两起,一个是马化腾和张一鸣的针锋相对,随后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头腾大战,一个是俞渝对李国庆的“我要撕烂了你的嘴”,随后也是上演了精彩纷呈的权斗大戏。

今天朋友圈到底属于公域私域,其实没有太过明显的界限。但很多用户都知道,截屏别人的朋友圈再发自己的朋友圈,总是先要得到当事人许可,而且当事人许可有可能也会加上:请不要露出我的用户名。而未经许可到处传播别人的朋友圈,总是有点违反微信礼仪的。

然而,人家就是违反了,你也极有可能不能怎么着。因为你很有可能根本不知道,最早截屏你朋友圈发言的,到底是哪位?

还是回到观众隔离的问题。

人们在发布朋友圈的时候,会有一个“想象观众”的概念。也就是在发布之前,或多或少会想一想,什么人会看到我这条信息。

微信提供了分组功能,也提供了不给**看的功能,尽可能地来满足想象观众的需求。

但这是尽可能逼近现实生活中的观众隔离,而无法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交流,随着散场而一切消失不见(有人偷偷摸摸录音也不是不可以,但终究颇显猥琐,而且普通人在日常交流中也不这么干),但互联网上,似乎一切都有记忆,一切都可复现。

所以,有学者提出,网络社交中的自我呈现,不仅仅是表演,而且更是一种陈列——一种类似展览的行为。而我们都知道,展览是可以不断复现的。

微信已经很努力了,但依然给不少用户带来了困惑和压力。毕竟微信有点熟人社交的味道,而很多信息,未必想让熟人知道。

一个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就我所知,相当多的年轻人(比如大学生)开始用微博发出一些略显私密的信息。反正都是匿名ID,就算是吐槽别人,也不大会被人知道到底是谁吐槽,甚至连吐槽谁外人都未必看得懂——比如学生吐槽我这样的老师,可以用wwh代替。

虽然是匿名ID,但他们的小范围的朋友是知道的,于是互动得非常起劲,而全无顾虑和压力。

最终,是补偿自我的匿名网络,解决了补充自我的实名网络的困境。

整个微信,有两大创作阵地。

第一个就是微信公号。我最后一次看到微信官方披露的公号数量是:月活350万个。也就是每个月至少发出一条公号文章的,350万个。

350万个,就是350万个媒体源,看上去已经是海量的数据——毕竟,在传统媒体时代,数量最大的杂志,也不过是3万种不到。但在整个十亿以上的微信用户群众,依然是个低比例。

所以,张小龙曾经戏称,你们这些做公号的需求,是小众需求。倒也不假。

第二个创作阵地,就是朋友圈。

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使用了朋友圈——但我的确认识从来不用朋友圈的人,是从来不用,而不是用过再关闭。他们的微信界面是这样的:


相信总是少数。

张小龙一直有个期待,就是微信用户的创作门槛要足够低,低到是个人就能进行创作。公号的门槛显然太高了,而朋友圈则部分满足了这个期待,但朋友圈的不可转发,使得它更像一个小圈子里的絮絮叨叨。

如何既能打破圈子,又能降低门槛呢?

这个意义上,微信摸出了视频号。

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 首发 扯氮集 ——

人人贱卖 探讨一下社交社区的话题

今日互联网科技圈新闻,人人网宣布出售给一家叫多牛传媒的公司,作价2000万美金+价值4000万美金多牛的股份。而鼎盛时期,人人网的市值近百亿美金。

关于这笔交易,36氪《观察+》给我做了一个音频节目,附在后面,有兴趣可以去听听。

11年人人宣布要IPO,把自己打扮成Facebook(彼时估值850亿美元)、Zynga(彼时估值100亿美元,因为有人人游戏)、Groupon(彼时估值250亿美元,因为做了糯米网)、Linkedin(彼时估值30亿美元,因为做了经纬网)合一的公司,后来还加入了youtube的概念(因为投资了视频公司六间房)。反正对标起来,天上地下头号选手的感觉。

人人网真得很可惜,砸在一个炒股票的人手里。

可惜就可惜在,它本来是社交社区兼具的产品。

我自己先给社交和社区做个定义上的区分。

在我的思考里,这是不太一样的两类东西。

社交是通讯向的,其实就是沟通。在传播学范畴里,隶属于人际传播。如果拉群,就是群体传播。通讯向的东西会偏私密,也偏目的性。社交图谱是关系图谱,以关系为导向。

社区是媒体向的,我称之为“主题式聊天”,在传播学范畴,有那么点大众传播的意思。媒体向的,当然就不是那么私密,也未见得有多大目的,撞上了就聊一聊。社区是兴趣图谱,以兴趣为导向。

中国的社交产品,桌面时代头号选手就是QQ,还有几个竞品,MSN、阿里旺旺之类,都是。

稍许说一下微软的MSN。

在MSN这个产品上,你会发现老外的思维真的有点一根筋。

一开始MSN是只有150个好友配额的,据说是秉持邓巴数:人的强关系不超过148组。我已经忘记是哪个版本,MSN终于放开了人数限制。

然后是MSN一直不能做脱机留言,你要和对方说话,对方必须在线。我估摸着背后的原因有两个,其一,老外特别强调这是IM:instant messaging。你一脱机留言,哪里还是instant。在传播上,即时通讯叫同步传播。

异步传播是谁?电子邮件。老美用电子邮件厉害到许多美国网民第一个接触到的互联网应用就是邮件(知道桌面时代,中国网民第一个接触的是什么么?)

其二,和服务器是否缓存记录有关。这个有点扑朔迷离,不扯开去了。

没记错的话,MSN好像是到6.0版本开始能脱机留言的。但一直到最终完蛋,也没做过脱机发送文档。

社交产品的竞争是非常酷烈的,大多数人用不了几个社交产品,你能又用MSN又用QQ,已经很不错了。即便是电脑大屏,也不太可能五六个社交产品同时开用。

但社区产品显然不是。多晃几个bbs,多进入几个聊天室,毫无压力可言。

但社交产品不会只有一个社交功能,因为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通讯”的频率未必有那么高。为社交产品配上社区功能,是增加粘度和忠诚度的好办法。

QQ就后来配上了Qzone(QQ空间),但MSN却在这上头摔了大跟头。

MSN推出过类似blog的服务:MSN Space。用过这个产品的人,就应该对这件事有印象:如果你的好友更新了space,那么ta的头像前会出现一个小黄星以提示你ta更新了。你可以点击过去看,然后在帖子下留言。很多Space其实并不是正经的长篇大论,就是一点心情、感悟,甚至就是几张照片,记忆中似乎插一首歌曲也是可以的。

有没有觉得,这和今天的朋友圈有点像?

但不知道MSN的产品经理是怎么想的,后来把这个小黄星给去掉了。结果就是更新了,好友也不知道,帖子下的点击数、评论数迅速下降。当正反馈消失后,写Space的动力也大幅消退。

都不用等移动互联网大潮到来,MSN Space基本已经死掉了。

MSN还做过所谓开放频道,很有些想引入媒体从而增加粘度。但它的做法不是微信搞公号。所谓开放,也就是一个频道由各路网站竞标,最终也只选一个。在今天复盘看来,杀掉小黄星导致社区泯灭反而心心念念想把几个网站装到通讯工具里,完全本末倒置了。

现在来说说微信这个今天年轻人大多耳熟能详的东西。

11年1月,微信出现,彼时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社交产品,没有朋友圈,更没有什么公号系统,支付系统之类。

12年3月,微信加入了朋友圈功能,社区出现。

朋友圈就是“主题式聊天”,先由楼主发起一个话题,可能是心情,可能是感悟,可能就是几张照片——公号出现后,转发文章的频率大幅提高。朋友们根据这个主题,进行留言,然后和楼主互动。

有时候也会出现两个朋友在一条朋友圈下热烈互动,但已然和楼主没什么太大关系——比较过分的场景是,一对恋人在一个单身狗朋友圈下秀恩爱。

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个朋友,经常给你朋友圈点赞留言,但点击ta头像,发现竟然已经好久没有互动过:有社区行为没有社交行为。

微信的社交社区功能兼具,但它依然无法取代微博这种社区。

因为微博这种广场式社区,更公开化。粉丝可以follow爱豆,但很难加上爱豆的朋友圈。

微博有很强的bbs造楼痕迹。

如果说blog在微信公号上得到重生,其实,bbs某种意义上在微博上得到重生。

社交产品一旦社区化后,能替代的可能性极低,除非你打出一张很特别的牌。

钉钉就是一张很特别的牌。

事实上,有很多人不喜欢钉钉,但老板们喜欢。抓员工干活实在太方便了。老板一推,钉钉你不想用也得用。

陌陌则打了另外一张牌。这张牌它自己官宣上倒是很少提,但它早期特别乐见给它加的那个头衔,或者说,噱头。

不得不说,陌陌生在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时候,搁今天冒出这种噱头,头顶三尺可是有铁拳的。

子弹短信真的机会渺茫。

一个我个人比较同意的说法是:号称能加快沟通效率的子弹,又说不是微信的替代者,那么,用户又用子弹又用微信,不是降低效率了么?

现在回过头来看人人。

人人一开始是社区型产品,当年的桌面互联网,社交是QQ、MSN之类的天下。

但社区型产品从来不是有你无我的。看看繁荣昌盛的bbs业态就知道了。

但人人从学生群体起家,一开始都是大学生成群结队的注册,这意味着,它有着向社交发力的可能:它存在实名式关系,也就是张三知道那个李四到底是谁,即便后者网络id并不叫李四。

人人网做过一个叫站内信的产品,但一来产品经理不给力(人人历史上有过一个王兴之后非常牛逼的产品经理,可惜后来挂冠而去),二来陈一舟也从来不是一个很专注的ceo(他倒是特别专注于炒股票),后来沦为广告肆虐之地。

这其实本来是人人从桌面走向移动的一个机会。

看看Facebook就知道了。

桌面之后,Facebook抓住了移动端的社交机会,Facebook Messenger现在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应用。eMarketer估计2018年将有1.263亿用户使用其传递消息。

       

微博也有站内信:私信。

微博私信刚出来的时候,有一种惊呼声:QQ可以不用了。彼时微博是全民级现象级产品,风头大到要“围观改变中国”。

腾讯应该也紧张了一下。

微博后来的发展,可以说是放弃了强社交之路而专注于主题式聊天的社区。今天微博私信里,也是广告满天飞。

但即便在微博那么强的广场式媒体覆盖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社区产品依然非常多。

在微信钉钉大山之后,社交产品就活得特别憋屈。阿里要不是弄出个钉钉,社交一脉真的就成了微信一家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做沟通这件事风险太大,而主题式聊天,机会天天都有,尤其是垂类主题聊天。

以下,是关于人人和多牛这场交易的一个音频节目。36氪观察+栏目,我算是一个固定嘉宾,本来都是周二档的,本周临时改为周三档。

—— 首发 扯氮集 ——

本号不接受商业合作,实在死乞白赖想合作,五十万一篇好不?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顺手推几篇文章,供参考。请注意,这些文章里的社交意味,和我这篇文章里的社交意味,略有不同:

钛媒体刊发的:围剿微信,一大波社交创业卷土重来

新榜刊发的:做了一款五环外社交产品后,我才对这个世界有了点正确的认识

Youreseeker的:社交苦微信久矣

我记得有个自媒体人,吐槽过几款社交产品,话风又痞且狠,直言就是不行。也值得一看。但我当时大概没收藏,有知道的,可以留言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