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中国历史的话 这个作者的书值得拿起来

向各位自来水推荐一位历史写作者:刘勃

过年如果你没啥事,不妨拿起来看看,大多都有电子版。他著作不少,请自行豆瓣按图索骥。

数年前,我偶然发现一个公号:不是东西刘老师。

这个号彼时不算太懒,大约摸子一个礼拜一篇总是有的,主题都是围绕中国古代史。而且是纯聊历史,并没有什么借古讽今之意——以我这种深文周纳起来,可能水平比阅评组还高的人,都没读出点什么额外意思来。

他的写法很轻松,也很有意思,偶尔会插入一些时下里流行的梗,但绝无硬插之感。

他让我想起一个人:熊逸。

熟悉我的老读者都知道,我是很铁的熊逸粉。只要书上印着熊逸两个字,这本书我就一定看过——有些书甚至不止一遍。我甚至还看过几本据传是熊逸写的,但作者名起了另外笔名的。

我开始顺号摸瓜,找到了这个叫刘勃的人出的书。

我现在可以说,只要书上印着刘勃两个字,这本书我就一定看过了——哦, 不对,还差一本。刘勃新近出了一本讲世说新语的《世说俗谈》,我还在等电子版。

后来我打听到,刘勃是某所大学的教师,但有可能不是历史系的而是中文系的。这个大学不甚有名,不算什么特别牛的学府。但我这里非常不矫情地说一句,中国这类大学,颇有一些其实很不卷。闲散的老师自可以闲散,压力并不大。而且,藏龙卧虎,未必就没有真人才。

我觉得刘勃就算其中一个。

我从来没见过他,但隐约总觉得他有点颜回的气质。倒不是说他儒教学得炉火纯青,而是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就可以怡然自得于他自己的世界中了。

不过从他字里行间来看,刘勃和熊逸还是有所区别的:刘勃的确有些受儒教影响的味儿,间或会冒出点悲天悯人的尾巴。而熊逸,尤其是还没上得到开课做着隐士的熊逸,这种味儿是很淡的。

看熊逸的文字,是能感觉出这人经历过些什么的,所以很有些玩世不恭。尤其在《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一书中,看上去题目特别宏大特别严肃特别意义感十足,但实则跳脱文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还死活就没自己的结论。这种范儿,我真是爱到极致。

刘勃则主要是讲故事。讲故事讲得非常有趣。不过在他的《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书中,他也开始规模化讲道理——虽然,我得承认,我并不认同他的道理。主要是封建or郡县那个部分,那个部分的道理,我觉得张宏杰比他说得好。

但这不妨碍我喜欢这人写的东西。

后来,刘勃在得到上开了一门课。

我自觉属于我引荐有功。因为我曾和脱不花提过这人,建议他们去接触之。脱不花当时并没有表示:哦,我们已经开始接触了。

刘勃的课名叫《刘勃的国学课》,世说新语这部分已经讲完,现在正在讲唐传奇。如果说世说新语不算太冷门的话,讲唐传奇小说的,那真是见得少——也许我孤陋寡闻了。

得到上的课程,大部分都是本人亮声——熊逸是个例外。熊逸课程的声音,并不是他自己的——一般也就中规中矩。但刘勃却不是。我觉得这哥们不是在讲课,是在讲评书吧。

于是脱不花告诉我:这人相声社团的,真评书票友。

我在得到花了不少钱,一般的做法都是要等课结才会去听,最多就是攒个十来节一气听下来。但刘勃的课,我是真追,出一讲听一讲。

刘勃也好,熊逸也好,都是意思大于意义的人。

不是说他们不求意义。熊逸现在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了,讲起资治通鉴来,往企业管理学上引的频率越来越高。我自己个人是不耐烦这种的,但也完全可以理解。走个神跳过就算。

刘勃也会写点立心立命开太平的字儿,但确实篇幅有限。主体还是两个字:好玩。

这人是真真鬼精灵得紧。

但愿未来能见上一回,当面表达我的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 首发 扯氮集 ——

商家还是商品 阿里的选择

又见双十一。

你知道去年的阿里双十一总成交量是多少吗?

估计相当多的人——甚至是互联网行业里的人,都不大能第一时间清楚地说出这个数字:5403亿人民币。

不知道这个数字的原因应该有二:1、阿里自己并没有铺天盖地地高调强化这个数字;2、自09年开始双十一以来,这么多年,大多数人早已麻木于具体的交易总金额。

不过,有理由相信,即便你不知道具体数字,至少应该有这个认知:

一个天量数字。

我无法考证出,阿里是从什么时候起,把双十一当成一个系统检验的日子:在特定的短时间内并发出海量的访问与订单,可以视为对整个系统的压力测试。

虽然时至今日,双十一依然有一个促销拉量的职能,但这个职能在我眼里,正在逐步弱化。

双十一用来检验过阿里云的技术承载能力,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很少发生过双十一宕机事件。寸秒寸金的双十一,买家上不了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卖家接不进,可就白瞎了一堆库存。

双十一用来检验过菜鸟的物流信息调配能力,也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双十一下单后要做好一个月才能收到货的准备,已成明日黄花。而货物送达时间,与卖家的回款息息相关。

而至于这个天量数字,究竟是四千亿,还是五千亿,其实已经不大重要。

双十一当然是面向C端的一次消费狂欢,但恐怕,也是面向B端的一次全方位检验。

关于电商平台,一直有两个也不算太泾渭分明的流派:注重商家,还是注重商品。平台当然不会百分百地只盯着商家或者商品,但偏好选择也是很明显的。

阿里其实一直偏向前者。京东也好拼多多也好,偏向的是后者。京东是标准的B2C出身,而拼多多则是靠流量商品、折扣商品迅速崛起。

好多年前,当时已经离开阿里的有赞创始人白鸦就和我聊过,彼时美丽说蘑菇街的横空出世,其实和阿里偏向注重商家有关。

随着商品SKU的飞速增长,一套目录树式的商品页面,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选品的要求。而主要聚焦于推荐商品而非推荐商家的美丽说蘑菇街,算是找到了一个切入点。白鸦不无遗憾地说,如果当时阿里策略为聚焦于商品的话,这两个pc时代的种草网站,怕是没有什么机会。

即便如此——也许阿里内部有过争论,但从外部视角看,阿里并没有大幅调整聚焦商家的策略。哪怕是后来以商品迅速崛起的社交电商拼多多出现。

我个人的猜想是,一来这是阿里起家的重要路径,二来,和发展阶段有关。对于一个巨型的电商平台,大量精力投入到商品中而不是商家中,很有可能是不利的。

阿里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这个复杂可能超出了很多人对复杂二字的想象。

前阿里的首席战略官曾鸣教授在他的《智能商业》中,用“点线面体”的说法来解释大阿里这个“体”。

所谓点,就是面向商家的各种各样的新角色,比如模特服务、软件服务、代运营服务、广告服务、客服支撑体系、店铺装修公司等。而所谓线,就是淘宝卖家,这里的卖家不仅包括原有意义上的商铺,也包括新起的原生电商品牌(有时候我们称之为网红品牌)。

而面,则是由于点和线的活跃,而催生出的平台结构。淘宝天猫当然是一个面,但由于为了更好地支撑这个面,也产生了新型的面:支付平台(蚂蚁)、云计算平台(阿里云)、物流信息平台(菜鸟)。在这些“面”上,同样也有它们各自的点和线。

丫丫叉叉的各种点,需要靠“线”将之串起,并在“面”上和用户发生关系。进行价值传递的过程中,又创造出新的“面”。所以,阿里这个复杂系统的底层原点,在于商家,而不在于商品。虽然,我们都承认,用户不是来购买商家的,而是来购买商品的。

阿里所追求的基本逻辑是:更好的商家支撑,才能提供更丰富的供给,从而创造更佳的用户体验。

打2003年,阿里秘密打造淘宝以来,这个巨大购物体的形成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购物体,是普通消费者的认知。阿里远超一个购物体。

前阵子我碰到一个企业高管,他倒是提出了一个蛮有意思说法。

在当下的中国,任何一个大体量的企业,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个企业,于国于社会的价值链条,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这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真问题。

聚焦商品,企业的存在,就是数亿甚至十数亿(考虑到全球业务)消费者的购物平台。

聚焦商家,企业的存在,就是实体经济上亿商家、品牌、企业背后的数字化助力者。

—— 首发 扯氮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