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出圈与教师节走红

前阵子,有一条新闻上了热搜:

十年来,报考教资考试,从十来万跃升到千多万人,这也着实小小惊到了我这个十六年的教师。

教资考试,就是考一张教师资格证。这个考试相对于著名的公考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但教资不是教编,不是说有这张证就是教师——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学校愿意雇你。

有些地方,教资是可以后拿的,拿到offer后一定时间内考取即可。而有些地方,则要求有教资才可应聘。

千多万人考教资,至少说明两点:

1、这个时代,证不压身,多个证也许就多个可能;

2、教师这个职业,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破圈吃香。

如同三八节是女性的档期,五四节是青年的档期,六一节是儿童的档期一样,九月十日,快要成为教师的档期了。

我一家子都算是老师。父亲曾是多家大学的教授,母亲在上海财大客座过。我的太太大学毕业后就是大学老师——掐指一算,居然已经快从教三十年。至于我,今年也十六年教龄了。

在我的视野里,大学老师这个饭碗,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近乎于无人问津。太座95年应聘华东政法大学时,该校听说更多的是老师辞职下海,招个人都费劲。所以,是的,本科就能进高校执掌教鞭。

第二个阶段,则开始成为一个特定人群的目标,但竞争并不激烈。06年我应聘高校教职时,感觉到的所谓“卷”的气息,近乎于没有:我研究生的同班,没一个去做高校教师,连尝试一下都没有。

接下来几年,高校的门槛在迅速且大幅提高,然后就出台了“非升即走”的规矩,并飞快蔓延到国内大部分高校。作为用人单位,这样的规矩,其背后原因无非就是想来的人太多。搁95年要搞这套,大概就更没人了吧。

这几年应该算是正式踏入第三个阶段,千万人考教资,实打实说明了从教这件事已经破圈。教师,不再是除了这两天才会被人想起的职业,而是成为了相当多人的一种追求。

与越来越多的人想做教师相对应的,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出圈。很多人选择了B站做UP主。

今年教师节B站做了一个视频,很有一种当年五四青年节用《后浪》制造档期的味道:

视频里的几位,都是B站的当红教师,是整个B站超过五千名认证教师的代表。“一个学习网站”的戏称,某种角度上,也所言非虚。的确,B站上有着几十万小时的教师制作的学习内容。

这里面也包括我——打个广告,欢迎到B站上搜索“魏武挥老师”,并一键三连。

从品宣角度看,B站确实很会把握潜在的热点,从而制造出一个热点。就像《后浪》当年引爆青年集体情绪一样,这次把握住了“教师”在社会主流舆论场上回潮的时代情绪和趋势。

所谓“档期”,就是一段时间内社会集体情绪的积累。回头看当年的《后浪》,之前的五四青年节内容,往往是表面孤立的、甚至可以说是流于形式的,而这个其实还有点争议的品宣短片,则把青年这个概念提升到整个社会舆论的持续热议。而之后,各路品牌更是疯狂涌入五四青年节,将这一和年轻人对话的“档期”挤得满满当当。

在知识赛道上已颇有些积累的B站,显然不打算放弃制造档期这一机会。

正如牢牢确立了年轻人社区这一概念之后,它试图再次确立:宝藏老师都在B站。

前几日和几个搞公关的摆局吃饭,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教师节和商业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这两年会有所突破?

公关朋友们表示这个不大好操作。教师嘛,送礼收礼,总不是什么应该的事。这就意味着,教师节很难去做“买买买”的宣传。

他们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其实送礼收礼,未必就是商业了。

核心要点在于社会主流人物形象,落在哪里。过往,当然是企业家、明星等。然而随着知识网红的崛起,教师凭借着自身的知识储备,跻身主流形象,吸引海量流量,早已见怪不怪。

罗翔,在B站走红之前公众完全不知其人。在视频中,他把一个个烧脑难懂的刑法原理,通过故事段子深入人心,普法效果成绩斐然,又生生地将“张三”这么个平淡无奇的名字打造出了某种IP感,自身也成了教师中的顶流。

公众对这样的现象,是如何评价的呢?

当下国人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我的观察里,有两个趋势。

其一,道德标准越来越高,有师德重于师能的味道。

其二,但在师德中有一项,与利益有关的,倒是变得宽松起来。

一方面,扫地僧式的人物,当然还是会受到尊崇,但另一方面,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抛头露面搞所谓的求名求利,人们并不觉得,知识分子必须深藏功与名,怎么可以有铜臭味儿。

去年,一位颇有流量的教授被质问四处走穴演讲捞金丢掉了“文人风骨”。我看舆论上,“谁说文人就要清贫?”“凭知识赚钱有错吗?”这样的为他辩护,倒是占了上风。

今年,人们甚至对东方甄选还表现出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热情。

在一档节目中,也有人问过我,怎么看刘擎教授上奇葩说。

刘擎自2003年开始,每年根据当年西方思想界动态,撰写《西方思想年度述评》。我慕名看过一本,实话实说,实在是看得头大如斗。学问这个东西,的确高深起来不是可以随便闯的。但刘教授跑奇葩说上,说点大众能懂但又有些思想的话,并没有什么不好。

事实上,我在知识付费上支付的大部分费用,都和标准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有关(包括刘擎的现代西方思想课)。我未必是真要去做那个学问,但多知道一点这类入门型知识,有什么坏处呢?

从这个角度出发,宝藏教师在B站的这种品宣,我乐见其成。

而教师节如果被B站挖掘成一个“档期”而非只是朋友圈师恩难忘的表态大会,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完全不反对。

—— 首发 扯氮集 ——

这么多年微信的诸多改动 我最烦的就是这个

本文非常主观 毫不客观

微信打出生到今天,十多年来,不断推出新功能,也不断对已有功能做出改变。

有些改变,很好很必要。比如早年的订阅号是一字排开罗列在你的通讯录里的。但凡只要订阅个二三十个号,你找人聊天都费劲。

有些改变,改了你都不知道。比如朋友圈点赞,现在这个红心是有个动画效果的。

也有些改动,在特殊时刻,或许你会觉得咦还不错嘛。比如现在的朋友圈发布后,你可以事后把它的状态给改了——你不想删,但又不想让人看到了,所以可以改成私密

还有些改动,种种原因吧,发布了以后又取消了。比如“不常联系的朋友”,比如“朋友圈表情包留言”

我对微信的诸多改动,9成9不是没有意见,就是有意见但也知道他们的苦衷。但有一项改动,属于一开始还好,然后越用体验越差,差到会咒骂想出这么改的人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订阅号自从被收到面板的一个小格子里后,对于做公号的,流量是肯定有所负向影响的。但对于使用者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这个小格子,非常像当年的rss阅读。而且由于大部分订阅号被限定为一天只可推送一次,又避免了这个小格子里会出现信息轰炸——除非你非要订阅大几百的公号。

它的排序机制很简单:谁有新推送,谁就排在前头。所以基本上是按一个时间线排的。而作为读者的我,订阅的号其实也就那么几十个。有些号高频日更,有些号低频周更甚至月更,大致了然。

最重要的点在于,排在前头的文章,时间一定比排在后头的晚。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但我的确意识到,文章发布时间,其实是内容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订阅号的文章排序机制大概几年前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不仅让公号写作者头大如斗——不得不像个像个祥林嫂一样地恳求读者给自己的号加星以完成类似置顶的功能,更要命的在于,让读者也处于一个懵又不自知的状态。

至少我常常懵逼于这样的状态:为啥这篇几天前的文章,排在几小时前推送出来的之前?

据说,这个排序机制和用户的阅读习惯有关。比如你常看a号的文章而不常看b号的文章,那么a号排序优先于b号。

但这里有个毛病的地方在于,我常看a号而不常看b号,极有可能是b号比较懒,写得比较少而已。并不代表着我更喜欢看a号的东西。

系统的强盗逻辑大概就是这样的:b号很懒,所以它不如a号优秀。我们要鼓励高频产出,把内容搞得多多的,极大地去满足人民日益高涨的文化精神需求。

我至今也搞不懂,为啥要把过去的那种排序机制,改成今天这种貌似很智能很算法的排序机制,使得我的确常常要靠搜索号名来定位我想要去看的号。

微信早年的机制和邮件收发很像,我建议腾讯邮箱也改成:你经常阅读的邮件背后那个邮箱号,只要它发的,统统排在前面,哪怕是四天前发的,也要排在四分钟之前某个其他邮箱发的邮件之前。

微信订阅号这个机制,总让我觉得,它在强化你和内容的连接的同时,在弱化你和内容源的连接。套用一句钱钟书的话是:你吃鸡蛋就行了,非要认识母鸡干啥呢?

我的确明白,像我这种还蛮计较文章是谁写的人,喜欢盯着内容源看内容的人,大概是微信官方喜欢说的“小众需求”,问题在于,一开始就是这么“小众”的做法,也没啥特别不好啊。

我就想问问,改成这种“智慧流”之后,是不是总体阅读量大增啊?好歹认识一些做号的人,从来没听说过他们有这个结果。

也许他们也很小众吧。

说一句也许很多人不爱听的,中国本土的阅读工具,做得好的,并不多。

要做好,在我看来,其实也挺简单的,别玩命追求智能化,玩命追求社交化——这事在商业上可能很有利可图,但的确不属于做得“好”的。

回头我另写一篇,本篇专吐微信订阅号阅读的槽。就此打住。

更让我恨得牙痒痒的,就是在这个列表里推视频号——而且压根不是我订阅的视频号。

人喜欢作,我也没辙。

—— 首发 扯氮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