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喊话微信支付:教育领域里的消费弯弯绕

近日,有多家高校喊话说要停止使用微信支付。

比如,西北大学就出了公告:

另外宣布跟进的,还有郑州轻工业大学、周口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

微信方面发了致歉公告,表示这里面可能有误解。后续进一步声明,实际上是计划对校园内的营利场景收取费率0.2%,并非0.6%。而校园学杂费、生活服务场景则为0费率。

这事看来闹得不小,所以胡锡进也跑出来说了几句:——至于什么电商酒旅营利性场景的交易费率大部分要摊到学生们头上,胡锡进是不懂装懂呢还是懂装不懂,后面会提及。

以上,为新闻背景。

几乎今天每个中国人都会使用的微信支付,其实背后的运作机制是不大为人所知的,再加上在教育领域,更有一些特殊政策,所以值得展开说道说道。

但有一句话要放头里:这都是学校、商户、腾讯、银行之类的机构间结算的事,很难在消费者面前有什么感知。

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在任何场所消费,掏出微信来支付时,都有可能碰到两种情况:

其一,商家说,我亮码,你扫我吧。
其二,商家说,你亮码,我来扫你。

第一种情况会发生在一些非常小的商贩上(而且通常都在一些边缘地区或结合带),第二种情况则更常见。略微有点规模的消费场景,都是消费者亮码商家扫之。

这被称为收单业务。在这种业务上,包括微信支付在内的第三方支付(比如支付宝)其实都要收取手续费。具体在每个行业不同,假设按照费率0.2%。也就是说,你消费了1000块的东西,商家拿到的是998块。

至于有时候你会发现无论你亮微信码还是支付宝码,都是一个机器解决,这里面就还有一层代理。但总而言之,商家拿到998。

这种相当于抽成的业务,存在相当久远,不值得大惊小怪什么。刷银行卡,银行卡也会设定交易费率。只是现在线下收单业务,商家这一头,基本上已经不再有银行什么事了。

但事情并没有完,消费者这一头,还有故事在发生。

当你亮出微信支付码花了比如1块钱,而你由于好多年没抢到过红包,微信钱包里并没有这1块钱,需要从你绑定的某银行卡里转出。这时候,银行是要收手续费的:相当于非同行转账要收钱嘛!

向谁收呢?你肯定不同意银行卡里转1块钱到微信支付里就只有不足1块了,而是微信支付要给银行转账费的。

当我们理解了这个过程之后,就会明白所谓微信致歉里的“教育补贴”是怎么一回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教育是一个特殊领域。比如你交学费,动辄成千上万的,无论你刷银行卡还是用微信支付,都不能设定交易费率,这是一种相当于公益的免费策略。

这个规定是非常死的,没有一个金融机构敢动学费支付的主意。所以西北大学公告里,也承认学费部分微信支付并没有要收费率的意思。

但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就在于,大规模人群(师生)聚集后,总有一些人人都无法绕过的日常生活消费。比如说,食堂。

中国学校里的食堂其实本身就有补贴,饭菜价格和市场上并不相同。所以很多学校并不欢迎非在校师生在学校食堂里用餐,表现方式是不接受现金消费。在过去,就是一张只有师生才会有的校园卡刷卡。从银行卡向校园卡里存钱这个被称之为“圈存”的行为,也没有交易费率——22年还有一则新闻说某银行想在石家庄市新华中学的校园卡圈存设置千六的交易费率,最终还是作罢。

但现在微信支付已经如此普及,在引入这种支付手段后,会发生什么事?

以某高校为例。

该校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来作为食堂消费的工具(为了防止外部人士占便宜,这个小程序需要校园账户才能登录,所以微信支付想在食堂里使用是不大可能的),同样是亮码后在机器上扫之完成结算。而这个小程序的账户里,需要使用者从微信支付里转钱进去。前面的问题出现了:使用者微信钱包里没有钱,而是从银行卡里转了钱过来。于是,银行该收的费用一分不会少,被收取对象当然是微信支付。

这就是微信支付一直在说的教育补贴。老实讲,我一直觉得这个词不好,非常难以理解到底是什么,还以为腾讯给全中国的学校都在那里派钱。当然在搞零费率的腾讯,的的确确在那里贴钱。

食堂还是一个比较标准的教育领域内的机构。

现在的问题范围再大一点,在学校里的商家怎么办?比如一个卖饮料的小店,一个卖面条的小铺,又或者,书店?打印店?

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书店,我相信大家都会看到学校里的书店一般都叫“教育书店”,是的,如此买书是没有交易费率的,微信支付是要填银行收取的转账费那个坑的。打印店似乎不少都是商家贴个码在墙上,大家自行扫之,当然也没交易费率。但饮料店面条铺,就真不好讲咯。

而微信支付公告里提到的“电商、酒旅”场景,更是教育行业里说不清的营利性与否。有些学校是自己开店卖商品的,比如周边,某校一个钥匙圈就卖20块,当IP生意做了。还有学校因为圈了很大一块地,然后造一个酒店,说是搞学术活动内部用,其实还是对外营业的——也就是你携程上都订得到。这些到底算营利性的呢还是营利性的呢?

所以,要说这种生意的交易费率会如胡锡进所言分摊到学生头上,实在是想多了。

29日晚间的时候,微信官方再次发出了公告。关于“校园支付费率”,问了一下微信支付

一来是想说,即便要收取费率,也就是0.2%,不是传说中的0.6%——这个是校园外部的市场价,我们没打算用这个标准。而且得“精细”地收。有些场景还是不收。所谓精细化收取,我估计就是微信要判定,这个场景是不是营利性的,那个场景是不是公益性的。

第二点就比较重要,全文如下:

由于我们对于校园营利场景划分考虑不够周全,原定费率调整涉及到学校主体经营的生活服务场景,经过各方意见的收集与反馈,我们决定对于上述生活服务场景依然保持零费率的优惠政策,同时仍将向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发放0.1%的技术服务费。

0.2%表示放弃。腾讯方面,不打算精细化区分场景了。坦率地讲,作为一个在高校待了快二十年的教师,真不觉得它这事会有操作性。

比如说,某校校区向外部人士收取的停车费,可真心不便宜,每小时六元,几乎和外部普通地段没啥区别。这算营利性场景吗?

所以,既然分不清,那就不收了吧。继续填银行可能收取转账费的那个“教育补贴”坑。

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学校主体经营的生活服务场景”,也就是说学校停车场,认了。但如果跑进去开店的经营主体另有他人,显然不是学校主体经营的,那还是要收费的。结合上下文来看,要收千分之二。

至于另外一个微信支付需要补贴的坑:“同时仍将向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发放0.1%的技术服务费。”,基本应该落在“收单服务商”上,也就是我前文提到的,无论你亮什么码都能进行刷码扣款的pos机提供商。

大致上,这件事的细节就是这样。消费场景究竟是不是营利性质的,是其中焦点。腾讯觉得营利性质的校园内场景,我没道理这么再填下去,倒也不是不可理解。甚至还愿意用千二的费率,能收就收一点吧。

但难点的确在教育这个大箩筐里,想要区分真的非常难。

高校对这个事前期可能神经过分紧张,公告一喊,回过头去一看不是那么回事,西北大学就删了。

老实讲一句,高校后勤集团这个东东,里面就更弯弯绕了。

那是另外一个作为高校教师也不大好写的故事了。

—— 首发 扯氮集 ——

6 thoughts on “高校喊话微信支付:教育领域里的消费弯弯绕”

  1. 最开始看到大学的公告时我就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邀想很多年前没有移动支付时,跨行甚至跨地区取款都需要收取至少几元的手续费,无处不在的雁过拔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